文明对话与世界和平—嵩山论坛于河南登封成功举办

新闻 | 第十三届“嵩山论坛”在登封开幕 聚焦文明对话与世界和平

2024年10月20日,第十三届“嵩山论坛”在河南省登封市举行,主题为“文明对话与世界和平”,海内外50余位学者就此展开了交流与对话。

2024嵩山论坛嘉宾合影

2024嵩山论坛嘉宾合影

第十三届“嵩山论坛”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河南省华夏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基金会共同主办。

开幕式上,中共登封市委书记辛绍河、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中江,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王勇武先后致辞。

王中江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王中江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王中江在致辞中指出,世界和平是人类一直面对的课题,但同时也是人类一直没有找到最有效解决方式的课题。其根本症结在于,人类追求利益和物质的欲望无限膨胀,但修养与精神却没有擢升到与之适应的高度。人类原本不应自相残杀,但事实上,人类从未停止互相伤害。于此而言,战争,是聪明反被聪明的行为,是人类小聪明最大化的行为,是人类只算小帐而不会算大帐的行为。简言之,战争是人类自己加害于自己的最愚蠢的行为。中国是一个喜好和平的国家,中国的宗教、哲学、文化整体上是和平主义的,儒家自不待言,道家、墨家同样如此。中国哲学的智慧一直主张“以德服人”“以理服人”,还应加上“以情服人”,与此同时,也一直反对以力服人、以势服人。“按照美国过程哲学家怀特海的说法,说服而不是征服才是人类文明的动力;按照罗素的说法,创造而不是占有才是人类文明的动力。”在文明与世界和平的对话中,中国文明具有丰富的精神资源和高明的智慧,能为对世界和平带来福音。

王勇武在致辞中表示,十二年来,“嵩山论坛”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立足中华文化起点,以包容的心态推动世界文明对话,提升中华文明的文化自觉与文化使命,增强对自身文化了解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前的冲突和战争不断提醒并时刻警醒我们,和平如同空气与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人类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发展,更需要文化文明交流。文明对话不是一时之需,而是长久之计;世界和平不是一国之安,而是全球之福。我们可以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里、从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汲取智慧,为推动构建和平、和谐、和睦的地球家园,探寻解决之道。

嵩阳书院主题对话现场

嵩阳书院主题对话现场

嘉宾连线:右上-奥斯曼·巴卡尔,下-齐思敏

嘉宾连线:右上-奥斯曼·巴卡尔,下-齐思敏

嘉宾连线:右-夏德明(Dominic Sachsenmaier)德国哥廷根大学讲座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嘉宾连线:右-夏德明(Dominic Sachsenmaier)

德国哥廷根大学讲座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本届论坛分由“主题对话”和“嵩山大讲堂”两部分构成。主题对话在嵩山太室峻极峰下的嵩阳书院举行。嵩阳书院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既是儒家道统亘古亘今的历史表征,也是儒家学统绵绵不绝的庄严见证。自2012年首届嵩山论坛举办以来,来自不同文明传统与精神信仰的大师大德,在汉武帝封千年古柏“大将军”下进行的对话,是论坛的固定环节,十三年来,已然形成了一个传统。天地之中、嵩阳书院、千年古柏、文明对话,大树下的对话,既是一场全球顶尖学者思想交流的学术活动,又形成了一个人类各大文明传统对话学习的观念场域,是文明对话饱含生机、面向未来的现实写照。

主持人:吴根友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教授

主持人:吴根友

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教授

本次对话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吴根友主持,马来西亚伊斯兰国际大学校长、科学哲学名誉教授奥斯曼·巴卡尔(Osman bin Bakar),东南大学人文资深教授、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执行主任樊和平,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与语言文学系教授齐思敏(Mark A. Csikszentmihalyi),德国哥廷根大学讲座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夏德明(Dominic   Sachsenmaier),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卫红,南开大学哲学院全球老学研究中心主任、哲学院副教授邰谧侠( Misha Tadd)、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国际哲学院院士兼副主席、“中研院”院士杜维明就“文明对话与世界和平”进行了对话交流。大家普遍认为,国际社会正经历罕见的多重风险挑战,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世界的持久和平,是人类实现持久繁荣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战争并非处理争端的应对之道,对话才是化解分歧的根本途径。经由文明对话,达致世界和平,不仅是期待,更是行动。文明对话,不仅是化解矛盾冲突、实现世界和平的解决方案,也应该是一种内在价值。我们应充分发掘和调动全球各大精神传统中蕴含的丰富资源,为人类社会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提供指引。

樊和平东南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执行主任

樊和平

东南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

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执行主任

张卫红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张卫红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邰谧侠(Misha Tadd)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全球老学研究中心主任

邰谧侠(Misha Tadd)

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全球老学研究中心主任

连线嘉宾:右-杜维明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国际哲学学院院士,“中研院”院士

连线嘉宾:右-杜维明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国际哲学学院院士,“中研院”院士

对话的最后,杜维明在发言中总结道,现在世界越来越复杂,冲突矛盾不断加剧,如何通过对话把最核心的价值体现出来,是需要我们思考的议题。儒学所代表的中国哲学思想,最主要的价值是仁,是一种同情,一种开放的共鸣。人之所以成为人,最基本的就是同情,仁义礼智信,都是从同情而发。真正的对话,基于自我了解的自知之明,我们越是能够发展内在的自知之明,也就越能够了解自己的局限和困境,从而也就越能够从和其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自我,成为一个活生生、具有生命力的人。因而,仁,也就是同情心的不断扩展,是开展对话的基础。要达到世界的和平,必须有一个同情开放的心理,而这个同情开放的心理,是通过对话作为日常生活的磨炼逐渐逐渐的培养出来的。

主题对话之后,本届论坛还举办了“嵩山大讲堂”系列讲座。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哲学系系主任程乐松,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教研部副主任乔清举,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新斌,分别就“自立吾理与镜鉴共生:从对话到自觉的文化使命”“‘和’文化的底蕴与中华文明自信”以及“嵩山文明论”进了主题报告。长江商学院研究学者、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研究员王建宝主持讲座。

嵩山大讲堂现场

嵩山大讲堂现场

程乐松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

程乐松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

乔清举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教研部副主任

乔清举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哲学教研部副主任

张新斌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原所长

张新斌

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原所长

王建宝长江商学院研究学者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研究员

王建宝

长江商学院研究学者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研究员

嵩山论坛组委会主任、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张广智代表组委会做了闭幕发言,他认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本质属性,文明之间的隔阂和误解,确实是诸多国际冲突的根源之一,然而,文明冲突只有通过文明的平等对话进行化解和消除,文明隔阂只有用文明交流实现互鉴和超越,因此,文明对话应成为人类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的时代课题,嵩山论坛一直坚持文明对话,也是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最深厚和广泛的民间力量。

张广智嵩山论坛组委会主任、十一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

张广智

嵩山论坛组委会主任、十一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

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

2024年6月,联合国大会通过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的决议,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强调文明对话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增进人类福祉的重要作用,倡导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经过十三年的探索,嵩山论坛为文明对话的开展构筑了良好的平台,开启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科学与宗教,乃至性别、阶层、区域和国家之间多层次、多维度的对话之门。未来,嵩山论坛将继续就推动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对话积极发挥作用。

开幕前与会嘉宾共同观看了少林寺武僧团进行的功夫展演

开幕前与会嘉宾共同观看了少林寺武僧团进行的功夫展演